在年過七旬的馬龍和梁季蘭家中,藏有一件寶貝,是一架長褐藻糖膠4米的落地花罩,記錄了家族的傳奇。
  走進馬龍和梁季蘭家的客廳,記者的眼前不禁一亮,一架長四米、高兩米的花罩完整地嵌在牆的一側。“住過四合院的老人們都知道,這叫落地花罩,用來隔開裡外屋。”在梁季蘭的指點下,記者註意到花罩上雕刻十分繁雜,整個架子上面長滿了葉子和葡萄,在這些繁茂的枝葉中,一隻只小松鼠設計裝潢隱藏其間。“這是我老伴父親家裡的老物件。”說起梁季蘭的公公馬晉,上了年歲的北京人大多聽說過,他是一位著名的畫家,尤其以畫馬最為出名。
  “原先的老宅在大方家衚衕,1937年,日本入侵北京,京城淪陷,那些日本人看中了這處老宅,就讓馬晉先生一家人趕緊騰地方。”儘管心有不甘,但是面對來到家裡的日本人,馬晉先生一家只能搬走。在搬支票貼現到豆角衚衕前,家裡人把能拿走的都拿走了,尤其是屋子裡的這架落地花罩,一家人捨不得留給日本人,便也想辦法卸走了。
  “‘文革’時,這花罩按照那個時代的定義,可是屬於四舊。”為了防止陪伴家人這麼久的老物件遭受毀滅性的破壞,梁季蘭和老伴想盡了辦法,大家用三合板將花罩小心翼翼地包住,併在三合板上面寫了系統家具當時流行的標語口號。幸運的是,在這樣的精心保護下,花罩沒被髮現,也沒遭到損壞。
  就這樣,這架花罩伴隨著一家人到了1994年。“我家搬到現在的樓房,當時房裡的東西很多,而且住進樓房後,一些老物件不適合擺放在屋子裡,所以不得不留下。”讓梁季蘭惋惜的是,家裡養荷花的幾個大缸以及7個漢白玉底座都被留在了原住處。但是,對於這架花罩,家裡人寄托了太多的情感,因此,搬家時,梁季蘭和馬龍剋服了不少困難,想盡各種各樣的辦法把花罩搬進了新家。“電梯特別窄,花罩4米多長放不進去。”於是,梁季蘭和馬龍就用紙盒子先把花罩夾好,再用毛巾被包上,最後還不放心,還在花罩外面裹上厚厚的棉被。工人們用繩子將花罩從窗戶處拉進了屋裡。“在民居中,這樣的物件是很罕見網站優化的,直到現在依然完好地保存著。”
  本報記者 李環宇 文並攝J002
  專家
  點評
  據北京市文物公司專家張效丞介紹,此套紅木透雕葡萄紋落地罩設計極為精巧,整體為線條優雅的壺門式造型,雕工設計相互呼應、極富巧思。落地罩通體透雕葡萄紋飾,刻劃的搖曳生姿、美不勝收。在層層疊疊的葡萄藤中,生動活潑的小松鼠穿梭其中,精美絕倫的雕刻技法,令人嘆為觀止,為清晚期民間細路紅木雕刻精品之作。  (原標題:花罩兩遷記錄家族傳奇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r16crlmh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